
对于孕妈来说,对唐氏筛查并不陌生,也是很多妈妈最担心、最不安的一关,那么到底要不要做唐氏筛查呢?如何看待唐氏筛查的结果?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唐氏筛查。
什么是唐氏筛查?
唐氏筛查是一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方法。它是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的蛋白质来检测的(AFP)、绒毛促性腺素(β-HCG)与游离雌三醇(E3)的浓度相结合,结合孕妇的年龄、体重、是否吸烟、是否患有疾病等临床信息,综合计算出胎儿先天缺陷的风险,一般准确率为70~80%。
唐氏筛查应在哪个孕周进行?
怀孕15~20周的最佳时间是怀孕16~18周。需要空腹检查孕周,尤其是月经不规律的孕妇。孕周的准确性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。
谁要做唐氏筛查?
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然的疾病,通常发生在正常的父母身上。唐氏血清筛查是检查唐氏儿童的有效方法,因此建议每个孕妇都进行唐氏筛查。但对于年龄(年龄)≥35岁以上有唐氏儿史的孕妇,由于唐氏综合征发病率较高,不建议检查唐氏筛查,而建议直接进行产前诊断。
唐氏筛查有哪些作用?
我们最常说的唐氏筛查,是通过提取孕妇血清,检测母体血清。
结合孕妇的预产期、体重、年龄采血时的孕周等,计算出先天性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。
结果的判断
唐氏筛查只是筛查,不能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婴儿有问题和引产。唐氏筛查问题孕妇,应进一步做产前诊断,明确无染色体问题。
除上述三个试验指标外,唐氏筛查结果表中还将有21-三体风险、18-三体风险和神经管缺陷风险的指标值。
若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,则说明风险较高。
唐氏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怎么办?
普通唐筛的准确性在60%-70%之间,所以即使结果是高风险的,准妈妈们也不要太担心,因为宝宝有很大的机会是健康的。
如果唐氏儿筛查结果风险较高,建议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查或羊膜穿刺术和脐血穿刺术。
